工程名稱:張大千博物館
工程地點:四川內江
工程狀態:待建
竣工年份:2015
項目特色:寫字樓/酒店/公寓
建筑功能:體育場館
建筑高度:100以內 m
建筑面積:1萬-3萬 m2
幕墻面積:1萬-3萬 m2
建筑造價:7000萬
幕墻類型:單元式幕墻
支持體系:混凝土結構
面板固定體系:明框幕墻
施工方式:單元式幕墻施工
裝配方式:壓塊法
張大千博物館,位于內江東桐路圓頂山,由上海世博會西班牙館設計事務所EMBT打造,規劃建筑面積2637平方米,含5個展廳及一個報告廳、多媒體信息區、休閑平臺。項目總投資7000多萬元,由兩家熱心故鄉建設的企業――川威集團和卓越置業分別捐助2000萬至3000萬不等進行建設,由中建八局承擔建設工作[1] ,預計將于2015~2016年竣工。
張大千,生
對岸眺望效果圖
于內江,是 20 世紀中國畫壇中最負盛名同時又極具傳奇色彩的藝術大師。 張大千的藝術造詣和成就不僅緣于他豐富的藝術實踐與天才創作,也是因為他成功地處理 了繪畫中傳統與現代、繼承與更新的關系。
內江市正借助著名畫家張大千的國際聲譽,以“大千故里、文化內江”為主線,大力弘揚張大千文化藝術,打造張大千文化品牌。而張大千博物館則是這一舉措的重要步驟之 一。其目的在于展示世界著名畫家張大千的生活畫卷,追尋他傳奇的人生經歷,展現他的藝術成就,弘揚他的藝術精神和對世界藝術的巨大貢獻以及他在中國和世界美術史的地位。
在張大千文化品牌戰略措施中,博物館的建成,將是中西現代文化的又一次充分交流, 新館的建成,必將是內江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對內江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知名度、加 快經濟建設等方面,都有著積極和深遠的意義。
2010 年 4 月,西班牙 Miralles Tagliabue EMBT 建筑事務所經卓越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委托設計張大千博物館。其中包括概念設計,方案設計及協助當地設計院服務內容。張大 千博物館主題為反映張大千和保羅·畢加索之間的友誼。 張大千于 1956 年五月與畢加索在 法國巴黎會晤,交流切磋繪畫藝術,互贈繪畫,由此所謂東張西畢。內江政府因此期望將 張大千與畢加索的珍貴友誼延續成為內江市與馬拉加市的友好城市的基礎。
張大千博物館的規劃設計以“糅合東西方文化精華”和“建世界一流博物館”為原則, 體現中外文化的廣泛交流,既表現過去又展示未來。考慮配合內江傳統深厚的文化底蘊,引進世界級藝術文化機構及設施,帶動產業發展。
建筑形態布局取義于張大千的梅花圖[2] ,經過提煉與抽象,結合原有地形設計而成。建筑形象與使用
功能緊密結合,利圖在建筑立面上給人們以現代獨特的造型印象。在保障外觀立面新穎美觀的同時,設計又充分重視節能問題。在提高建筑使用的舒適度的同時節約能源損耗,降低建筑日常運營費用。綜合利用該地段,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完善,在其規劃意象特征中體現其自身獨特個性,集現代建筑藝術與技術于一體,展現獨特的建筑魅力。
標志性:從張大千先生藝術創作中的諸多形態出發,衍生出建筑獨特的有機形態。在新技術運用上,采用了膠合竹結構形成獨特的有機建筑體形和豐富動感的室內展示空間。
生態化:從建筑使用的材質,體形和周邊環境的交互咬合關系上來看,本設計試圖做到使建筑物融入大自然。
建設單位:中建八局
建筑設計:上海世博會西班牙館設計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