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己有建筑門窗幕墻產品、工程技術、配套產品、原材料、試驗方法等國家和行業標準、規范,達200多項。這些標準、規范既參照了國際和發達國家的相關內容,又結合了中國復雜的地理氣候環境和國情,其科學性、實踐性、系統性都達到了國際水平或國際先進水平。
2.
硅酮結構密封膠主要用于建筑幕墻受力的結構性
粘接。用膠接取代
焊接或機械連接,是建筑幕墻應用先進科學技術的重要標志之一。
1995年前,我國建筑
硅酮結構
密封膠全部依賴進口,每年進口多達5,000噸左右,用匯上億美元。不但價格昂貴,而且
相容性、
粘接強度等各種實驗全部在境外進行,影響工期。
我國建筑幕墻行業工程技術人員以極大的熱情參與
硅酮結構膠的研究開發和工程實踐。目前我國廣州白云、杭州之江、鄭州中原等公司的國產的硅酮
結構膠的品種、性能、工藝、質量都己經全面達到進口產品的先進水平。預計2005年該產品的國產化率可達90%0同時,我國還研制成功了環保型石材
密封膠、
干掛石材膠、
中空玻璃專用密封膠,
防霉密封膠等產品,都為建筑幕墻工程的技術創新做出了重大貢獻。
3.
點支承玻璃幕墻是玻璃幕墻的一個新的發展分支,它是現代建筑藝術的標志之一倍受青睞。
這項技術是珠海晶藝玻璃工程公司
羅憶先生首先引進和開發的,為建筑幕墻工程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市場空間,填補了國內幕墻設計和施工技術的一項空白,深圳三鑫等公司為后起之秀。
點支承幕墻的
支承結構從
鋼結構、雙層索系發展到單層索系、單根索系、空間索系、索梁和索桿體系、玻璃結構等。設計計算理論從
剛性結構擴展到
柔性結構和半柔性結構。很多國內專家學者在這些技術領域的研究均有所突破。北京新保利大廈的單層索系點支承幕墻高寬約達86mX60m,為世界之最。
4.雙層結構幕墻發展迅速,石材幕墻不斷改進。
我國從1998年引入了雙層結構幕墻,從北京的國家會計學院、北京旺座的雙層結構幕墻工程開始,現在己發展到南京人壽、深圳彩電中心、深圳TCL,武漢精倫、浙江麗水、杭州電力等十多個幕墻工程,構件從國外的箱體單元式,結合中國國情開發了分體單元式、外單元內構件式、內外構件式等經濟適用的結構,從外通風、內通風體系發展了內外結合通風體系、生物氣候緩沖層等多種形式,
熱工計算既有靜態法,也開展了CFD動態法研究,開展了熱工試驗和舒適度試驗;國內已有不少的幕墻公司能夠自主設計。
有一些幕墻公司己有自己的專利。目前上海、北京、浙江予深圳、湖北、江蘇、廣東等省市己有20多項工程設計采用雙層結構幕墻,有一些正向生態型、舒適型、智能型方向發展。
通過工程時間和實驗,中國正、逐步縮小
銷釘式、T型掛件、蝴蝶掛件等
干掛石材幕墻的應用,改進了國外的
背栓,開發了雙切面
抗震型背栓和背卡式等新型
干掛件,石材
面板從
花崗石擴展到非花崗石、蜂窩石材、
人造板材等多種面材。中國石材幕墻高度已達到230米;中國石材幕墻最大
風荷載的設計值已達12kLPa。
5.斷熱型建筑鋁
型材和
隔熱條。
建筑幕墻和鋁
合金門窗專用的斷熱型建筑鋁型材的開發成功并大批量的推廣應用。它為高效節能鋁門窗的推廣應用創造了條件,建立了新的市場發展空間:為開發
節能環保型建筑幕墻提供了新的技術基礎。采用斷熱型建筑鋁型材,配置低
輻射(LOW-E)中空玻璃制成的節能環保型鋁門窗,主要物理性能參數已達到
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目前我國引進了“注
塑料法斷熱鋁型材”和“嵌條法斷熟鋁型材”兩種生產工藝技術和成套專用
設備。已在深圳、南海、佛山、西安、秦皇島、北京等地建成了上百條斷熱型鋁型材
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到30萬噸。現在我國己研制成功斷熱型鋁型材專用的高
強度玻璃纖維增強樹酯(
PA66GF25)型斷熱嵌條;試制成功了斷熱節能型鋁門窗、幕墻專用加工設備,為全面推廣這項技術創造了條件。
6.建筑門窗與建筑幕墻
CAD系統。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十分重視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CAD)、計算機輔助加工系統(
CAM)和計算機應用于企業管理等計算機推廣應用工作。
建筑門窗和建筑幕墻CAl)系統及下料優化技術軟件,在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幕墻委員會、重慶大學和內江百科科技有限公司的努力下,不斷吸取了全行業廣大設計技術人員的經驗和創新成果。已經完成了各種建筑門窗(鋁、塑、
彩板、鋼窗等)及各種建筑幕墻(玻璃、全玻、單元、金屬、石材等)的產品設計、圖形繪制、結構計算、文件編制、標書編輯、
線材優化、
板材優化等輔助設計軟件。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舉辦CAD推廣應用培訓班30多期。各地一些大專院校和民營科研杉l構也參與了門窗與幕墻CAD應用軟件的開發和推廣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約有2000多家企業推廣應用了CAD設計系統。建筑幕墻的計算機出圖率達到100%,建筑門窗計算機出圖率達到80%左右。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委托重慶大學和內江百科研究所聯合研制開發建筑門窗CAl)設計軟件系統以及線材、板材優化下料技術軟件的研究成果,通過了部級鑒定,并獲得了部級優秀科技成果獎。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