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
供暖時室外最高溫度十幾度,家里
暖氣片卻熱得燙手,今天下雪,家里的暖氣管反而沒有以前熱。”24日,鄭州降雪較大,氣溫明顯下降,部分片區供暖跟不上,不少居民對此有意見。
家住農業路附近的市民黨先生說,11月15日,因為熱力公司管道故障,家中未
能及時供上暖氣,19日前后供暖后,室內暖氣管熱得燙手,空氣
干燥,只有開
窗降溫,還得開加濕器。黨先生說:“當時戶外氣溫都在10多度,暖氣這么熱不光不舒服,也太浪費了。”
今年,不少北方城市供暖開始日與停止日不再教條地看規定,而是普遍根據氣溫變化決定,并開始發揮氣象預報在城市供暖中的作用,供暖企業根據天氣狀況決定供暖
強度。這種“看天供暖”的做法既以人為本,也利于節約能源、減少污染。
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鄭州市熱力總公司和中原環保兩家公司都開足了馬力,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其初衷是好的,但在供熱強度的調節方面尚顯粗放。市熱力總公司維修部一位工作人員說,目前,他們在根據天氣預報調節供熱強度,如在氣溫高時將閥
門調小,在氣溫低時將閥門開大,但當記者問氣溫高(低)于多少度時調高(低)多少閥門時,這位工作人員卻說不上來,說主要靠工人的感覺來操作。記者采訪中原環保一位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時,得到的也是類似的回答。
不少市民呼吁,節能減排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希望鄭州市供熱部門再挖一挖節能減排的潛力,能夠通過調節供熱強度,早日實施“看天供暖”,把好事辦到市民心坎上。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