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鋁業有限公司是“福建省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單位”,重視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致力于開發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滲透企業文化,在企業文化中滲透著安全文化,以安全文化發展推動企業管理升級,靠強大的安全文化底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方圓標志認證中心授予南
鋁公司“管理卓越獎”,公司已通過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QEO)認證。南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不斷加強安全防范,確保了企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公司連續20多年實現無重大人身、
設備、火災事故,被評為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單位。
一、完善安全文化建設制度,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南鋁認真貫徹實施《安全生產法》,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成立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由總經理任公司安委會主任,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生產副總經理分管安全工作;安委會成員由各職能部
門、生產單位的行政一
把手擔任。安委會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公司還專門設立安全生產管理部門,配備安全生產專職管理人員;各生產單位相應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長由本單位行政一把手擔任,為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各生產工段、班組均設立班組安全員,負責本工段、班組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公司對處科級領導干部崗位職責實行量化考核,對分管安全的處科級領導根據工作內容確定安全分值,將所管人員的安全行為和所管轄區域的現場安全狀態都納入考核范圍,強化了處科級領導干部的安全管理意識。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制訂完善了各工種(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編制印發《生產作業人員安全知識手冊》,告知員工生產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危害因素和安全防護、應急救護方法。根據安全生產發展要求,及時修訂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內容涉及安全檢查、安全教育、隱患整改、工傷事故處理、工傷保險待遇、危險化學品管理、勞保用品發放使用與監督管理、外協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激勵機制等方面,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堅持目標化管理,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安委會每年與各生產單位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對所有的考核項目都制定了詳細的量化標準,各單位再層層向下分解制訂安全生產責任目標,分別與部(室)、班組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把安全生產責任狀的考核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個班組、落實到每一個人,形成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抓落實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使安全工作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抓、事事有落實。公司成立了安全生產責任狀考核領導小組,每季度對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的單位進行綜合考核。
二、加強現場安全文化管理,實現清潔生產。
現場安全文化管理在南鋁,不僅僅是文明生產和清潔現場,它已成為安全管理的堅實基礎,成為環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勞動職業衛生管理的重要一環。南鋁通過了省環保局清潔生產審核驗收。為規范現場定置管理,公司修訂了《現場管理考核規定》,重新制訂了生產區域、廠區公共區域和生活區定置衛生標準,繪出現場定置總圖發到各單位,明確規定了各責任單位的安全管理區域范圍,各單位按文件精神分別制訂內部定置管理考核辦法,將區域進行細分,做到每個區域都有責任人,并將考核結果與年度績效考核
掛鉤。整治現場、規范現場、清潔現場工作嚴而有序展開。深入推行“一法三卡”。每條
生產線或生產車間,都在醒目位置建立了危險源(點)警示卡,重要危險源還建立安全檢查提示卡,對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場所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特性信息卡。在此基礎上,對崗位需要防范的危險及危害因素,在員工操作的醒目位置張貼表明危險、危害類別的安全標識。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各項安全工作目標重在考核兌現。公司根據各單位年初制訂的安全工作目標責任狀,年終進行安全效果目標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公司評先評優的一項重要指標。把安全工作的重點放在事前和事中控制,加強消防安全重點場所、重要設備及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檢查管理。公司分管領導堅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一線進行安全大檢查,做到節日不忘安全生產、平時督促檢查落實。公司安全管理人員經常到生產現場檢查,對發現的安全問題對責任單位下達《生產現場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限期整改,2005年下發133份,2006年下發40份,整改率都達100%。制訂嚴格的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維護方案。加強在線設備的分級管理,落實好設備日常維修和換季維護保養;加強對生產設備的點檢、潤滑、巡視、維修等工作,對關鍵設備的維護維修采取定機、定人和定時的辦法,把加強設備的預警維護放在重要位置,保證設備性能的安全
可靠性和正常性,為生產經營目標的實現提供了設備安全保障。依法加強對外來施工單位的安全協調和管理。公司與進廠施工的每個施工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約定雙方的安全責任,公司按協議的約定對外協施工單位的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對施工單位的違章行為及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依據《協議》約定給予處罰,并責令限期糾正整改。
三、強化安全文化培訓,提高全員安全防范能力。
安全文化教育培訓是提高企業職工安全素質的重要手段。南鋁以創建學習型組織為切入點、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加強對干部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干部職工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新職工安全教育:堅持對新職工進行上崗前三級安全教育,建立了新職工教育的原始記錄制度。專業安全教育:對全公司班組長進行了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危險源控制策劃以及生產事故預防知識培訓。對從事有毒有害工種作業人員約500多人進行了職業健康防護知識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能。組織人員參加全國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考試。組織特種作業人員進行取證培訓。經常性安全教育:每年6月份都開展“全國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加強安全生產思想教育及專題教育,促進員工學習掌握安全法律法規、安全操作規程和崗位安全生產職責制,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每年通過評選“安全之星”、開展安全合理化建議等活動,增強員工安全意識。生產單位開展以“安全生產,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班組安全員培訓;由安全管理人員參加各班組安全活動會議,落實抓好班組安全教育,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并進行抽查考核。結合勞動競賽常年堅持開展安全技能培訓,各單位根據生產(崗位)特點及指標的可比性,從產量、質量、安全、消耗、工作表現、原始記錄、綜合管理等方面進行考核。
四、健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管理以人為本。
南鋁深刻認識到安全、環境、健康對于生產的重要性,積極推進管理體系全面、深入、有效運行。2005年底,企業取得了中國方圓委頒發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每年進行一次合規性評價,依據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對企業各方面的安全行為進行比較,做好合格或不合格的評價,對不合格的項目主動查找原因,制訂整改措施計劃,及時整改。按程序規定每年組織開展危險源辨識、更新和對新增生產線、設備、新工藝及使用
新材料進行危險源辨識工作,并將重新辨識后的《危險源辨識基礎調查表》打印上墻,組織員工學習。對重要危險源編制應急預案,共編制1個總預案和14個專項預案,每年選擇2~3個預案進行演練,并對演練的過程及效果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預案進行修改后,重新發布實施。重點抓好危險源的運行監控,各生產單位、班組根據本區域的生產特點、危險源,編制了《安全日檢表》,單位定期檢查,班組、崗位實行日檢查,發現安全隱患立即上報處理。每年定期委托南平市疾病控制中心對公司所有生產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檢測,對查出的不合格項分別組織整改或采取糾正、預防措施。每兩年,總調度室負責組織接觸有毒有害工種作業人員約400人,委托南平市疾病控制中心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同時,做好防暑降溫的計劃并組織實施。
五、打造科技創新文化,提升硬件的本質安全。
南鋁通過打造科技創新文化促進技術創新,狠抓安全基礎設備、設施及安全監測系統的配套完善,為安全生產創造有利條件。南鋁近幾年投資10多億元進行了鋁電解、鋁
鑄造、
鋁型材等一系列技術改造,為安全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如南鋁
電解鋁改造項目,原為自焙
電解槽,技術工藝落后且車間環境污染,2001~2003年南鋁投資了4億元進行環保節能240kA大型預焙電解鋁技術改造,主要工藝操作全部由計算機控制中心調控,出鋁和更換陽極作業采用人工輔助天車操作,減輕了職工勞動
強度,改善了勞動作業環境,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的鋁電解生產工藝,對電解槽采用有效密閉措施,集氣效率達98%以上,并采用了
氧化鋁吸附干法凈化技術,大大改善了廠區及周圍環境。經省環保監測中心監測,電解鋁生產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該項目榮獲省政府“2003年度省重點建設項目優勝獎”,被省經貿委評為“十五”技術改造優秀項目。堅持綜合整治,有效防治環境污染。隨著南鋁鋁
型材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為了達標排放,公司在原有水處理系統的基礎上,再投資了1000多萬元擴建了廢水處理站,對
表面處理廢水進行集中處理。經南平市監測站監測,廢水達到國家GB8978-96綜合排放標準中一級標準,排污總量明顯下降。為將南鋁建成園林式安全文明小區,近幾年南鋁在規劃的基礎上,籌資1億多元進行生活區改造和環境綠化美化。建成了近千套職工住房,生活區改造的建筑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配套建設了社區大門、運動場、俱樂部、員工禮堂、室內標準游泳館等設施,社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全省惟一企業創辦的國家級綠色社區。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