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我國上調3486項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意在為我國企業增強信心,抵御金融風暴來襲。面對這場金融海嘯,我省
玻璃品行業受到了怎樣的沖擊?出口退稅上調這一利好政策能否挽救山西企業?11月10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據了解,我省為全國出口玻璃器皿生產基地,每年出口創匯在1億美元左右,出口業務主要靠春、秋兩季廣交會洽談成交。據省商務廳第104屆廣交會成交情況顯示,在本屆廣交會上,玻璃品行業涉及玻璃工藝品、餐廚、
陶瓷、禮品、鐵石等品種,共成交10077.42萬美元。
可以說,玻璃器皿行業在我省進出口市場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全球經濟下滑,給我省的玻璃器皿行業帶來巨大沖擊。據我省商務部
門一項分析報告顯示,我省玻璃器皿行業目前已有50%的生產企業瀕臨停產,沒有訂單。業內人士分析,玻璃器皿行業對歐美市場的依賴要遠遠大于其他行業,明年預期出口將繼續回落。
據了解,國家此次調整稅率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適當提高紡織品、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稅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藥物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
國家出臺如此利好政策,是應對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救市表現。然而相關人士分析認為,國家近期出臺的出口退稅上調政策惠及山西的很少,我省出口企業壓力增大,前景不容樂觀。目前出口商品價格多數比去年同期上升20%左右,但出口數量同比下降。根本原因是,歐美市場需求放緩,我省多數企業享受不到政策優惠。尤其是
玻璃制品行業的中小企業,他們現在的經營狀況非常艱難。
記者了解到,在剛剛閉幕的104屆廣交會上,我省大多數中小企業對交易持觀望態度。這也反映出我省多數中小企業,尤其是我省玻璃工藝品行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將本屆廣交會作為觀察國際市場的平臺,根據情況決定企業今后的經營方向。眼下,為應對金融風暴的沖擊,我省一些企業已經將亞洲、中東、南美、
俄羅斯、非洲等新興市場列為開拓重點,重新拾起信心。
我省一些中小企業主均表示,期待政府能夠給行業以更多的扶持,以幫助他們擺脫金融危機造成的巨大影響,讓企業贏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