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建筑工程
裝飾石材應用的工程建設標準《
建筑裝飾工程石材應用技術規程》,日前由北京市建委、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共同發布,2008年3月實施。石材是一種古老的
建筑材料,以其外在魅力與內在質樸,早已由過去的
結構材料發展運用到主要
建筑裝飾材料。近年來大量國外石材品種進入我國,而石材品種和施工工藝在我國現行規范標準中尚無規定。《規程》在遵循我國有關石材標準、規范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參照了歐美和新加坡等國的石材相關標準,提出了
天然石材、
人造石材、骨架材料、粘結材料、
密封材料、錨件、掛件等相關產品的技術要求,對石材的設計、施工、防護、清洗和翻新等應用技術和工程驗收均作了詳細闡述和規定。此外,《規程》內容更突出石材裝飾應具備視覺美觀、
節能環保及居者健康安全的
新型建材理念。
縱觀《規程》整體內容,從術語、材料,到幕墻
結構設計、石材飾面設計;從加工制作到
建筑石材裝飾工程施工、
石材防護清洗與翻新到工程驗收,均作了詳細規定,各項指標均有相應的標準與技術參數。
如針對防滑材料,《規程》規定石材防滑材料應基本保持石材的裝飾效果和使用功能。通常情況下,防滑等級應不低于1級。對于室內老人、兒童、殘疾人等活動較多的場所,防滑等級應達到2級。對于室內易浸水的地面,防滑等級應達到3級。對于室內有設計坡度的
干燥地面,防滑等級應達到2級,有設計坡度的易浸水的地面,防滑等級應達到4級。對于室外有設計坡度的地面,防滑等級應達到4級,其它室外地面的防滑等級應達到3級。
對清洗材料的規定方面,《規程》針對石材理化特性的種類,將清洗劑分為花崗巖清洗劑、
大理石清洗劑;針對的石材“病癥”將清洗劑分為水斑清洗劑;銹斑清洗劑、植物色清洗劑、油脂類清洗劑、堿性物質清洗劑、有機色精清洗劑等,以保證石材潔凈美觀。
在幕墻結構設計方面,《規程》要求天然
石材幕墻不宜應用于高層及
超高層建筑中。當設計要求采用時,應有石材防碎裂措施。石材幕墻的骨架應綜合考慮
建筑立面效果、土建結構形式、石材幕墻的安裝形式等方面進行設計,既要保證幕墻系統的安全可靠,又要考慮施工工藝的可行性。石材幕墻及其
連接件應有足夠的
承載力、
剛度和相對于
主體結構的
位移能力。5非
抗震設計的石材幕墻,在風力作用下石材不得破損;
抗震設計的石材幕墻,在
設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經修理后幕墻仍可使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幕墻骨架不得
脫落。石材幕墻
構件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幕墻系統在重力
荷載、
風荷載、地震作用、
溫度作用和主體結構位移影響下,具有的安全性。
《規程》規定清洗施工時,施工人員應戴好
橡膠手套、眼鏡等保護用具;采用機械施工時,應按機械使用要求進行;大面積施工前,應進行小樣試驗,以確定施工效果;施工時應建立圍檔警戒,并派專人守侯;防滑劑接觸皮膚或誤入口、眼時,應及時用大量清水清洗,必要時去醫院治療。
《規程》對各類石材裝飾施工均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如石材幕墻工程的質量驗收,要求石材幕墻的
防雷裝置必須與主體結構防雷裝置可靠連接;石材幕墻的
防火、
保溫、
防潮材料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填充應密實、均勻、厚度一致;封閉式石材幕墻應無
滲漏,開放式石材幕墻的內
排水、
防水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排水通暢;石材幕墻表面應平整、潔凈、無污染、缺損和裂痕。顏色和花紋協調一致,無明顯色差,無明顯修理痕等。
為保證幕墻質量達到設計要求,《規程》附錄中設定了
石板幕墻現場淋水試驗方法,旨在通過現場淋水試驗,確認石材幕墻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石板幕墻的檢測部位包括豎向縫和水平縫, 或其它有可能出現滲漏的部位。被檢石板幕墻檢測部位的室內部分應便于觀察滲漏狀況。用壓力水依次對選定的測試部位進行噴水,噴水順序從下方的橫縫開始, 后是鄰近豎縫, 直至試完待測區域內的所有部位。對有
滲水現象出現的部位, 應記錄其位置。漏水部位修復后,重復上述試驗。(北京市建委)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幕墻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