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新興的
有色金屬生產基地,近年來
內蒙古自治區在依托資源做大產業規模的同時,也努力優化有色
金屬產業布局、提升產業層次,確立了今后3年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戰略,以促進有色金屬行業健康發展。
首先,根據內蒙古新出臺的發展規劃,為規范和優化有色金屬行業發展,今后內蒙古將重點在有色礦產資源豐富的包頭、呼倫貝爾、赤峰、錫林郭勒、巴彥淖爾等盟市發展有色金屬
冶煉加工產業,以提高加工深度和產業集中度。同時,內蒙古最大限度地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加工產業優勢,力爭今年將有色金屬加工比重提高至90%以上。
第二,壯大
鋁冶煉、加工產業。內蒙古將重點支持包頭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東方希望稀土鋁業有限責任公司、霍林河煤業集團鋁電公司以及內蒙古大唐國際硅
鋁鈦合金四個企業做大做強,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內蒙古還提高了產業
門檻,規定除了污染達標外,新增生產項目必須經過國務院主管部門核準,并采用200KA及以上的大型預焙槽電解工藝。新建
鋁加工項目產品結構必須以板、帶、箔或者
擠壓管、工業
型材為主。新改造的
電解鋁生產能力綜合交流電耗必須低于1.43萬千瓦時/噸鋁,現有企業的綜合交流電耗應低于1.445萬千瓦時/噸鋁。
以原鋁生產為龍頭,發展高性能高精
鋁型材、
合金、輪轂、化成箔、
鑄件等為突破口,大力發展
鋁制品加工業,延伸產業鏈。到2010年,內蒙古原鋁的轉化率必須達到90%以上。
第三,嚴格銅、鉛、鋅、鎂等有色金屬冶煉加工行業準入。按照規定,新建的銅冶煉項目單系列產能應在10萬噸/年以上,新建的鉛冶煉項目單系列產能必須達到5萬噸/年(不含5萬噸)以上,新建鋅冶煉項目單系列規模必須達到10萬噸/年及以上,并鼓勵企業生產高精
銅板、帶、箔、
管材和生產鉛鋅板、帶、條、
棒材。
同時,新建鉛、鋅冶煉項目的自有礦山原料比例必須達到30%以上。新建銅、鉛、鋅礦山的最低生產建設規模不得低于單體礦3萬噸/年,服務年限必須在15年以上,中型礦山單體礦生產建設規模應大于30萬噸/年。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