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房 屋 建 筑
3.1 建筑設計要點
3.1.1基本要求
1 安置住房
每套建筑面積控制在15~22㎡;開間3.3~3.7m,進深5.0~5.8m;室內最低點凈高2.4m;自然
采光面積≥3㎡,自然通風面積≥1㎡;宜南向開
門,門上宜設雨篷。
2 公用衛生間
1) 內設男女廁所與淋浴間;
2) 男廁設6個蹲便器、不小于3m長小便槽、1個洗手盆;女廁設8個蹲便器,1個洗手盆;蹲便器間距900mm;
3) 男女淋浴間分設6個淋浴器,淋浴器間距1100mm。
3 公用廚房
每個公用廚房宜布置5~10個灶位,考慮自然排煙,滿足防火要求。
4 集中供水點
每個集中供水點設洗滌槽,配10個水嘴,水嘴間距不小于700mm。
5 中、小學
1) 每間教室45~60㎡,室內最低點凈高2.6m,玻地比1:6;
2) 宜南北向開
窗;疏散門不少于2個,每個寬度不小于1m,外開,直通室外;
3) 衛生間單獨設置;中學男生每50人、女生每25人設1個蹲便器,男生每50人設1m長小便槽;小學男生每40人、女生每20人設1個蹲便器,男生每40人設1m長小便槽。
6 診療所
建筑面積40~50㎡,分為2間,
隔墻設門連通,每間設1個洗手盆;其中一間設消毒池。
7 糧食與商品零售點
建筑面積50~60㎡,應注意通風與防蟲、鼠害。
3.1.2
保溫隔熱
1 寒冷地區屋頂
傳熱系數≤0.70,外墻≤0.62,外窗雙玻;
2 嚴寒地區屋頂傳熱系數≤0.60,外墻≤0.60,外窗雙玻;
3 夏熱冬冷地區屋頂傳熱系數≤0.80,外墻≤1.00。
3.1.3 根據實際情況設置無障礙廁位、浴位和坡道。
3.2 建筑技術要點
3.2.1 防火要求
1 防火間距:安置房每組團建筑面積不大于1200㎡,組團內建筑之間間距不應小于4m,組團之間建筑間距不應小于9m。
2 公用廚房的圍護墻和隔墻的
耐火極限:不應小于0.75h。
3.2.2 材料性能要求
1
夾芯板
1)
燃燒性能
聚苯乙烯夾芯板:
阻燃型(ZR),氧指數≥30%;
硬質
聚氨酯夾芯板:B1級
建筑材料;
巖棉夾芯板:厚度≥80mm,耐火極限≥60min;
厚度<80mm,耐火極限≥30min。
2)
導熱系數
聚苯乙烯夾芯板≤0.041W/(m•K);
硬質聚氨酯夾芯板:≤0.033W/(m•K);
巖棉夾芯板:≤ 0.038W/(m•K)。
3)夾芯板
撓度與跨度比宜符合以下限值
聚苯乙烯夾芯板:1/250
硬質聚氨酯夾芯板:1/200
巖棉夾芯板:1/250
4) 技術要求
硬質聚氨酯夾芯板: 芯材應符合QB/
T3806-1999的規定,體積
密度≥30kg/ m3,
粘結強度應≥0.09MPa;
巖棉夾芯板:芯材應符合GB/
T11835-1998的規定,體積密度≥100kg/ m3,粘結
強度應≥ 0.06MPa。
2 ASA系列
板材
ASA系列板材(以下簡稱ASA板)是采用粉煤灰為填充料、以水泥為膠凝料、以耐堿玻纖網格布或
鋼筋為
增強材料制成的一種建筑板材,可用做屋
面板、
樓板和非承重外
墻板、隔墻板等。
1) 面密度為36kg/m2的60厚實心ASA墻板耐火極限為2h;
2) 120厚ASA墻板傳熱系數為0.67≤0.041W/(m2•K)。
3.2.3 構造要求
1 屋面構造
1) 屋面坡度不小于5%;其中,有骨架的輕
型鋼結構房屋的屋面坡度不小于10%,屋面檐口挑出的長度應為200~300mm;
2) 有骨架的輕型鋼結構房屋適用于教室等較大跨度的房間,無骨架的小型房屋適用于居室等跨度較小的房間;
3) 有骨架的輕型鋼結構房屋采用
緊固件或
連接件將夾芯板
固定在檁條或墻梁上;無骨架的小型房屋可通過連接件將夾芯板組合成型,成為板自承重的盒子式組合房屋;
4) 夾芯板屋面的縱向
搭接應位于檁條處,兩塊板均應伸至支承
構件上,每塊板
支座長度≥50 mm,為此搭接處應改用雙檁或檁條一側加焊通長
角鋼;
5) 夾芯板屋面縱向搭接長度(面層
彩色鋼板):屋面坡度≥10%時為200mm,屋面坡度<10%時為250mm;搭接部位均應設
密封膠帶;夾芯板墻面的橫向連接方式通常為插接式,應盡量避免縱向連接;
6) 夾芯板屋面橫向連接為搭接,尺寸按具體板型確定;夾芯板墻面一般為插接,連接方向宜與主導風向一致。
2 墻體和
門窗
1) 公用衛生間和廚房墻體,應有
防腐、
防水措施;
2) 屋面、外墻、外窗應能防止雨水和冰雪融化水浸入室內;外門窗開啟部位宜設紗扇;門窗上的單塊
玻璃面積不應大于1.5㎡。
3 地面、臺階、坡道
1) 建筑地面應考慮防水、
防潮、防蟲等功能,建筑地面標高根據場地高程和排水情況確定,且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150mm;地面宜選用當地材料,也可采用架空地面;
2) 室內外臺階踏步寬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且不宜小于0.10m,踏步應防滑;臺階高度超過0.70 m并側面臨空時,應有防護設施;
3) 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無障礙坡道坡度不應大于1:12。
注:相關材料的技術要求和構造做法,詳見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01J925-1《
壓型鋼板、夾芯板屋面及墻體建筑構造》和08CJ13《鋼結構鑲嵌ASA板
節能建筑構造》。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