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感言:“有些房地產商建房子追求極盡奢華,一定要
意大利的
石材和法國的家具,這些石頭和木頭漂洋過海運到中國來,沿途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的能源。其實,在當代建筑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倡‘用當地的
建材建當地的建筑’,我想這不只是衡量當代建筑的一個原則,更重要的它也是一條環保的綠色原則。”
建筑能耗之癢
關于整個建筑行業的能耗,全球乃至中國的情況是讓人觸目驚心的:
目前,人類從自然界獲得的50%以上的物質原料用來建造各類建筑,而在建設過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的一半左右。
中國的情況讓人更為憂慮。原建設部的一項統計表明,我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至3倍,實心粘土磚每年毀田12萬畝,每拌和1立方米
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衛生潔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
事實上不僅是建筑,在主要行業及生產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能耗效率普遍不高:機動車百公里油耗比歐洲高25%,水泥綜合能耗高出國際先進水平23.6%,大中
型鋼鐵企業噸鋼可比能耗高15.1%,火電供電煤耗高20.5%。
其中,特別是機動車油耗,不僅極大地影響了城市的空氣質量,也加劇了城市燃油供給的緊缺程度。
不過,潘石屹有些憂心忡忡,“大家不應該一邊埋怨空氣污染、氣候變暖,一邊在自己的工作和所從事的行業中卻沒有一點綠色環保的意識。”在潘石屹看來,城市的未來就取決于開發商如何邁出下一步。潘石屹一直希望通過
綠色建筑實現自己構建城市未來的夢想。
有資料顯示,集成自然通風、自然
采光、低能耗
圍護結構,中水回收等高新技術。達到節能60%的建筑,造價只比普通建筑高5到7個百分點,投資預計在使用5到8年后可以收回,但它大大減少了對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污染。
在建筑初始階段,通過增加極少的投入來實施環保措施,而此后短時間內回收全部成本的做法,幾乎已經成為節能降耗的不二法
門。
勾畫綠色未來
綠色城市的未來將會是怎樣的呢?
也許我們可以看到混合動力汽車奔馳在大街小巷里;在城市邊緣,巨大的
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設施源源不斷帶來能源;而雨水收集系統和利用地效
冷卻空氣系統,都將讓我們更加省水和省電。
然而這一切都不是夢想,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在汽車方面,目前包括上海通用在內的各大汽車廠家推出的混合動力汽車。這種以混合能源為基礎的汽車,雖然客戶在購車時,初始投入略微提高,但通過幾年下來節省汽油所獲得的回報,將超過此前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別克君越Eco-Hybrid油電混合動力車采用的是獨立電機-鎳氫電池組動力輔助系統和高效節能智能發動機,在保證充沛動力和性能的前提下,實現更低能耗、更少排放,對保護我們的共同的生活環境也盡了一份力。
在原油價格已經突破144美元的今天,汽車工業界的上述努力意味著,誰掌握了混合動力技術,就掌握了著汽車工業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而在其他行業,也在重復著這條“綠色真理”——“不搞綠色建筑就要淘汰出局”,成為普遍共識。
關于綠色建筑,“只是從建筑的本身去評價。”他表示,這樣很可能會得出一個可笑的結論:“沒有人居住的建筑是最環保的建筑”。
“人們往往把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環保材料和
設備上,”而潘石屹認為,這些固然很重要,可對建筑和房地產行業來說,并不是唯一的,“最主要的應當是在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階段就充分考慮到綠色環保節能的問題。”
從行業自身特色出發來為
節能環保做貢獻,這點上潘石屹自己深有體會。“做房地產最基本點便是從人的行為出發,考慮給不同的人營造什么樣的空間。而只有一個人性化的、各種功能配套齊全,并互相融合的樓群,才是真正綠色環保的。”潘石屹總結道。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