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能源價格持續攀升,中國企業正在積極尋求可持續性的替代能源解決方案。根據哈里斯互動調查(HarrisInteractive)公司受道康寧公司委托進行的一項關于替代能源趨勢的全球性研究顯示,中國大約有40%的企業已經開始實施替代能源技術或正在采取積極措施來對各自業務的替代能源方案進行研究。
道康寧公司負責環境、健康和安全工作的執行董事PeterCartwright表示:“隨著油價的進一步上升,預計在未來,替代能源例如
太陽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主席RhoneResch介紹說:“研究表明不同企業正在尋求通過包括太陽能在內的
可再生能源來降低能源成本和尋求環境保護的解決方案。而為了不斷向清潔能源的未來邁進,我們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來擴大可再生能源市場并創造更多的‘綠領’工作崗位。”
當被問及影響公司替代能源方面決策最為關鍵的因素是什么的時候,受訪者的回答多集中在諸如為了降低成本、提升公司形象以及提高環境效益等方面。
在中國,影響替代能源決策的最關鍵因素是技術的環境效益。
在歐洲,減少成本是最根本的驅動因素。
在美洲,增強公司形象比在其它國家更為受人關注。
Cartwright介紹說:“道康寧公司正在對風力發電的潛能進行研究,并且在為如何促進將太陽能轉變成傳統能源的替代方案而進行大量投資。”在過去三年中,在把太陽能轉變成全球可利用、可持續性能源相關材料的研發方面,道康寧公司的投資已經超過了20億美元。Cartwright說:“這一投資也體現了道康寧致力于發展替代能源的承諾。參與這項探索和革新的事業同時又能幫助我們的客戶找到高效的解決方案,這讓我們興奮無比。”
去年,道康寧公司在德國威斯巴登市(公司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安裝了1000多塊
太陽能電池板。這些電池板能夠滿足35戶居民的一年用電需求。此外,公司目前正在考慮是否能夠通過購買風力電能為其在比利時Seneffe的工廠提供替代傳統能源的方案。
此外,調查也考察了受訪者對術語“碳足跡(carbonfootprint)”的了解程度。結果顯示“碳足跡”這一概念在全球還沒有得到廣泛的認識,尤其在中國,9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這個術語“毫無了解”。Cartwright說:“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碳足跡”還是個全新的名詞。由于當前新興名字和不同形式的數據要求種類繁多,數不勝數,這種令人困惑的狀況還會持續。為了提供一個準確答案,需要對整個供應鏈進行復雜研究,所以大多數公司可能更希望把事情做對而不僅僅是提供一個數字。我們期待著在這方面進一步的工作,使整個行業內的數據使用標準得到統一”
作為道康寧公司可持續性發展目標的一部分,公司正在積極采用新的技術和過程,以不斷提高現有
有機硅工廠的能源效率和碳效率。
道康寧公司在中國推出一種在線節能計算器,以此來幫助生產商衡量各自通過使用合適的機械潤滑產品而帶來的節能效益以及可能達到的CO2的減少排放量。
道康寧公司通過用駁船代替油罐車將公司在英國威爾士巴里工廠生產的產品運輸到比利時Seneffe工廠,每年可以減少350噸碳的排放和11.2萬升柴油。
道康寧公司在美國密歇根州米德蘭市投資5千多萬美金用于新生產技術的研究,該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減少20%的碳排放量。
道康寧公司在美國肯塔基州卡羅頓工廠的一項新型生產過程減少了相當于600多輛汽車的碳排量,所節約的能源可以為超過500戶居民提供日常
供暖。
此項國際性研究是針對道康寧公司在亞洲、美洲和歐洲的1000名現有和潛在客戶,通過電話和郵件的形式進行的。更詳細的調查結果和主要發現之圖示可參考(添加pdf鏈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