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球團礦提質降耗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課題的一項重要研究內容,釩鈦球團礦有機
粘結劑實驗研究在攀鋼鋼研院課題組技術人員的積極努力下,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開發出兩種配方的粘結劑產品,并開展了造球比較試驗,完成了效果評價。
據了解,近幾年球團礦生產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產量已達到1億多噸,但多數球團廠仍采用膨潤土作粘結劑,其用量一般為2-3%,有的高達5%。生產實踐表明,90%左右的膨潤土仍殘留在成品球團礦中,從而降低了球團礦的TFe品位。利用有機粘結劑替代膨潤土,可有效提高球團礦品位,是提高球團品質,實現球團清潔生產,促進高爐增產、節能、降耗的重要技術手段。該課題今年啟動以來,積極開展工作,完成了國內有機粘結劑生產及應用方面的文獻調研以及攀鋼球團廠生產原料及
設備現狀調研,重點在實驗室開展了有機粘結劑的研發工作。通過將膨潤土用量由3.0%、1.5%降低到1.0%,分別添加0.025%的有機粘結劑Ⅰ和0.03%有機粘結劑Ⅱ的造球比較試驗,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從目前的試驗結果來看,采用有機粘結劑后,可以減少膨潤土的用量,有效提高生球
爆裂溫度。球團其他指標都能滿足技術指標要求,其中采用有機粘結劑Ⅰ時,轉鼓指數有所降低(1.2個百分點),但采用有機粘結劑Ⅱ后,球團轉鼓指數還略有提高(0.2個百分點)。
下一步課題組將系統開展將膨潤土用量降低到0.5%甚至更低水平的試驗,并開展攀鋼球團原料的驗證試驗,同步進行有機粘結劑工業化生產的研發工作。
與【企業動態】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企業動態” 相關信息請訪問
膠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