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中的產能增長
生產產能開始增長。一季度,隨著行業景氣度的改善,平板玻璃生產產能開始增長。其中,浮法玻璃點火生產線共8條,放水冷修生產線4條,停產生產線2條。2013年3月底浮法玻璃在產產能為8.25億重量箱,同比提高11.5%,同時總產能已達到10.32億重量箱。短時期內,浮法玻璃產能很難得到完全消化。
原料成本壓力略有上漲。一季度,玻璃原材料純堿因產能過剩,價格上漲趨勢不明顯;而主要原料重油價格開始回升,總體上玻璃行業的成本壓力略有上漲。同時,雖然部分地區需求處于緩慢復蘇態勢,但市場總體需求仍然疲軟,市場信心略顯削減,整體價格環比出現了一定下滑,給行業利潤空間造成一定擠壓。
出口繼續呈現低迷趨勢。2013年我國平板玻璃出口呈現低開低走。據統計,1月~2月我國平板玻璃累計出口26.62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12.6%;累計出口額9022萬美元,同比下降8.8%。其中,浮法玻璃累計出口20.60萬噸,同比下降11.6%;累計出口額6317萬美元,同比下降20.7%。行業低迷狀態仍未改善。
品質有待提高
目前,玻璃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然嚴重。根據工信部《2012年建材工業運行情況及2013年展望》披露,由于各地新增產能較多,2012年底全國平板玻璃產能已經達到10.4億重量箱,且產能利用率又降至68.3%的新低。按照預測,2015年我國平板玻璃需求約7.5億重量箱,產能過剩問題仍需進一步解決。
產業亟待優化升級。兩會過后,“新型城鎮化”成為熱門話題之一,這無疑對玻璃等建材行業是個利好。但是,房地產市場發展在擴大對玻璃等建材的需求之外也對玻璃行業產品品質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由于標準規范相對滯后,綠色建材發展與應用推廣力度不夠,玻璃行業仍然不能滿足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發展需要。平板玻璃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亦指出,未來國內市場將對高端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保持旺盛需求。目前,玻璃行業附加值低、深加工不足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行業高端產品自主保障能力仍有待加強。
國際貿易環境更加復雜。隨著我國平板玻璃出口量的不斷擴大,行業面臨的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案件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據報道,2009年,歐盟對中國出口的長絲玻璃纖維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2010年,澳大利亞、巴西、菲律賓、印度、南非和烏克蘭等國家先后對我國平板玻璃采取反傾銷調查;2011年,韓國宣布延長對中國生產的浮法平板玻璃實行的反傾銷措施期限;巴西于2011年8月再度對華無色平板玻璃反傾銷案舉行聽證會。近期,統計信息顯示,歐盟頒布的建筑產品法規將全面取代原來的建筑產品指令,這給我國玻璃出口帶來新的挑戰。總之,玻璃企業面臨的國際貿易環境更加復雜,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進一步惡化了玻璃出口環境。
搶占創新制高點
一是引導企業進行技術創新
為加快玻璃工業結構優化升級調整,必須鼓勵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加大精深加工產品的技術研發力度,積極轉型升級,推廣節能型、功能型玻璃產品,搶占平板玻璃及精深加工領域的制高點。此外,隨著霧霾天氣頻現,平板玻璃行業亟待加快提升先進綠色制造技術;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尚難保障本土需求,亟待加強技術創新,為綠色建筑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二是加大行業兼并重組力度
據統計,2011年我國玻璃行業前10家浮法生產集中度為61%,距離《平板玻璃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75%目標仍有一定差距,必須加大行業兼并重組力度,調整結構、消除惡性競爭,抑制產能過剩;推動大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組成戰略聯盟,減少中間成本,增強實力。
三是遏制產能擴張勢頭
目前,玻璃產能過剩壓力依然較大,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嚴格控制新上項目,堅決關停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生產線,遏制平板玻璃產能擴張勢頭。同時,發揮好市場在淘汰玻璃落后產能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