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液壓自動爬升模板技術液壓自動爬升模板系統最早是由德國PERI 公司于1978 年研制成功,隨后許多大型模板公司,如奧地利DOKA、英國RMD等都相繼開發了液壓自動爬升模板系統。90 年代后,我國開始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的液壓自動爬升模板工程技術,如深圳地王商業大廈(69 層,高325 米)采用了瑞士VSL 液壓自動爬升模板工藝施工。近些年來,上海建工集團和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等單位相繼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壓自動爬升模板系統。目前,液壓自動爬升模板系統在我國應用已非常廣泛。
4.1 工藝特點
液壓自動爬升模板技術與其它模板工程技術相比,液壓自動爬升模板工程技術
具有顯著優點:
4.1.1 自動化程度高。在自動控制系統作用下,以液壓為動力不但可以實現整個系統同步自動爬升,而且可以自動提升爬升導軌。平臺式液壓自動爬升模板系統還具有較高的承載力,可以作為建筑材料(詞條“建筑材料”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和施工機械的堆放場地。
4.1.2 施工安全性好。液壓自動爬升模板系統始終附著在結構墻體上,在6 級風作用下可以安全爬升,8 級風作用下可以正常施工。在爬升架上端增加拉結加固后液壓自動爬升模板系統能夠抵御12級風作用。
4.1.3 施工組織簡單。液壓自動爬升模板施工工序關系清晰,銜接要求比較低,因此施工組織相對簡單。特別是采用單元模塊化設計,可以任意組合,以利于小流水施工,有利于材料、人員均衡組織。
4.1.4 標準化程度高。液壓自動爬升模板系統許多組成部分都是標準化定型產品,通用性強,周轉利用率高,因此具有良好的經濟性。但是液壓自動爬升模板系統通過預埋螺桿(詞條“螺桿”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附著在剪力墻上,與整體提升鋼平臺模板技術相比,承載力比較低,材料堆放控制嚴格。
4.2 工程應用實例
4.2.1 工程特點
鄭州綠地中央廣場北塔樓地面以上結構總高度為283.9m,共64 層,標準層層高為4.2m。非標準層高有7.8m、4.8m、3.6m、5.6m 和4.3m 等。主體核心筒結構采用混凝土結構。核心筒平面如圖,是典型的九宮格,如圖7。
該工程主要特點表現在核心筒內部區格尺寸較大, 達到10.3x9.75m,采用液壓爬模頂升平臺,單個平臺的受荷面積高達100.425m2,相比普通核心筒區格面積增約20%,這對液壓爬模的承載能力提出了嚴格要求。

4.2.2 模架體系
液壓自動爬升模板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集模架、機械、液壓、自動控制技術于一體;其主要可分為:模板系統、操作平臺系統、爬升機械系統、液壓動力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五大部分,如圖8。

4.2.3 方案簡述
4.2.3.1 總體路線
該工程總體工藝路線為豎向結構先行施工,水平結構滯后施工;核心筒豎向結構先行施工,領先周邊外框結構6 層左右。模架技術總體施工方案為:核心筒外圍和內部采用液壓爬模方案,鋼大模隨模架同步爬升。
4.2.3.2 平面布置方案
共布置23 組液壓爬模單元,其中2 機位外爬架14 組,6 機位內爬架9 組,共82個機位。
4.2.3.3 大噸位承載要求
該工程采用的液壓爬模內平臺相比普通承載力要求提高近20%,這對液壓爬模的承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爬模承載能力主要由預埋構件及承重螺栓確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體承載力的提升。綜合考慮后,該工程液壓爬模采用了承重大梁承載,通過將承重梁端部擱置腿伸入剪力墻預留洞內,大大提高了爬模承載能力。
5. 整體提升鋼平臺模板技術整體提升鋼平臺模板工程技術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模板工程技術,是由鋼筋混凝土結構升板法技術發展而來的。二十世紀80 年代末由上海市第五建筑有限公司首創,并成功應用于上海聯合大廈工程。目前,在我國僅有上海建工集團和中建集團擁有該項技術。

5.1 工藝特點
整體提升鋼平臺模板工程技術是一項特色極為鮮明的模板工程技術,與其它模板工程技術相比,具有顯著優點:
5.1.1 整體穩定性強。整體提升鋼平臺模板系統通過鋼梁組成的鋼平臺與掛腳手架連接,整體穩定性強,可滿足超高層建筑全封閉的施工要求。
5.1.2 作業條件好。材料堆放場地開闊,為施工作業提供了良好條件。下掛腳手架通暢性和安全性好,施工作業安全感強。
5.1.3 施工速度快。提升準備可與鋼筋工程、混凝土澆搗平行進行,可減少塔吊的運輸量,且大模板原位進行拆卸、提升和組裝,極大地提高了工效。
5.1.4 施工安全性好。整體提升鋼平臺模板系統始終附著在結構墻體上,能夠抵御較大風力作用。
5.2 工程應用實例
5.2.1 工程特點
上海中心大廈結構地下5 層,地上121層,總建筑面積為 574058m2,地上總建筑面積為 410139m2,建筑總高度 632m,如圖10。上海中心大廈在模架技術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難點:
上一頁123下一頁

超高層建筑在城市節地、提升城市形象、拉動社會投資、擴大旅游和商貿活動等方面有其獨特作用,也遠非普通建筑可以比擬,因此近年來我國經濟實力雄厚的地區竣工、在建和擬建的超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鋼結構技術的發展更是助長了建筑超高層化態勢,高度超過10

6月16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澆灌完畢,百米塔吊在古城西安的晴空下劃出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筆。由中建鋼構有限公司承建西北首座全鋼結構超高層——西安邁科商業中心,自3月28日開吊至今,經過全體管理人員81天日夜奮戰,優質沖出“正負零”,

由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歐洲門窗協會和北京中德建聯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 Fenestration Days China 中國國際門窗幕墻高級研討會將于 2011 年 10月 31 日 -11 月 1 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