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9月21日,SOHO中國于上海的又一全新杰作外灘SOHO盛大亮相,項目通過BIM(詞條“BIM”由行業大百科提供)技術應用節約了約10%的建安成本。
9月21日,SOHO中國于上海的又一全新杰作外灘SOHO盛大亮相。外灘SOHO是百年外灘的收官之作,亦是上海外灘核心區過去60年間唯一一個整體新建的項目。
項目概述:
外灘SOHO地處中國上海,位于上海黃浦區中山東二路西側,新安路南側,永安路東側,新開路、人民路北側。SOHO總建筑面積為189449平方米。由六棟樓沿基地四周布置,圍合成一個帶額外商業空間的商業步行街。作為SOHO戰略性開發的標志性項目,其意義不單是成為一座高品質的商業建筑,而是為上海外灘創造一個具有新外灘的和諧城市地標。為達到高水準的項目標準,項目各方通過BIM介入,突破了傳統的較為孤立的工作模式,建立了基于BIM的三維協作機制,為項目品質提升奠定了基礎。據統計,項目通過BIM技術應用節約了約10%的建安成本。
主要BIM技術:
5D進度造價模5D模擬為項目部提供更精確靈活的施工方案分析以及優化,BIM實現了精確管理,監控控制項目設計和施工進度;5D模擬實現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對比,進度款支付控制,成本與付款分析等應用。
算量和輔助施工:
施工總包通過BIM模型向設計反饋和說明現場情況,提高了設計修改效率,實現了精確管理,監控控制項目設計和施工進度。而BIM的精確算量縮短了工程量、價格計算時間同時,提高了支付款計算以及審查效率。
綠色建筑設計:
將BIM模型導入專業綠色分析軟件,實施綠色分析,并通過分析數據結果回饋到BIM設計模型中進行調整,再進行分析驗證,通過反復的分析調整,系統地調整取得最優的平衡點。
云技術:
解決了傳統本地協同出現信息缺失和分散,重復勞動,錯誤頻率,效率低下的工作缺點,采用云協同模式后,信息共享、信息全面數字化、有效集成、信息產生和自動處理,并事先查找處理錯誤,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維協同設計:
根據項目需要,建立了適合項目的三維協同流程,并隨著項目的開展不斷優化調整,為整個項目運用BIM協同工作奠定了標準基礎。
由于設計外形酷似“云片糕”“口琴”,外灘SOHO項目自2011年效果圖公布以來就引發社會廣泛爭議,有不少人擔心,它會對外灘萬國建筑群的整體風格造成影響。
據了解,該項目地處中山東二路新開河路,向北近鄰外灘萬國建筑群,向南則與外灘8-1一路之隔。總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由四棟60米到135米的高層建筑組成,是南外灘開發的重要項目。
從陸家嘴濱江向外灘方向眺望會發現,整棟建筑整體采取了黃褐色外立面,總體色調與外灘原建筑接近。不過,在外形方面與之前的效果圖相比,項目除了在底座處有所調整,整體風格并沒有明顯改變。
中國幕墻網工程庫gck.alwindoor.com正式收錄上海外灘SOHO工程,敬請關注對該工程進展、幕墻技術、材料應用等相關資訊的動態更新!
上海外灘SOHO
135米高,超5.5萬㎡,面積最大的石灰石幕墻工程;
外灘SOHO地處歷史悠久的上海外灘,位于黃浦區中山東二路、新開河路路口。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9萬平方米,由四棟60米-135米的高層建筑錯落排
對此,SOHO中國首席建筑師陰杰表示,針對社會、媒體對效果圖提出的部分質疑,項目在建設中進行了兩方面的調整。首先改變了建筑的整體朝向,與外灘老建筑群保持整體一致;其次增加了大樓的“底部”,高度與外灘老建筑相仿。
而面對外灘邊出現的這樣一棟造型新奇的建筑,市民游客的反應也不盡相同。不少人表示對外形印象深刻,書本模樣也能呼應老建筑的歷史氣息;但也有市民直言,建筑風格依然過于現代,與傳統印象中的外灘仍有些格格不入。此外,項目高度明顯高出一大截,視覺上難免突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外灘SOHO部分面積將采取網上招租,租金拍賣的新模式入市,將租金定位完全交由市場決定。業內認為,這或對區域辦公樓租賃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
如果您知道該工程的更多幕墻(門窗)參建企業、建筑型材、玻璃、膠、五金、隔熱材料等材料供應商信息,歡迎提供,經核實后,我們將免費發布。值班郵箱:7120503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