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做需要落地的設計
不能只單單在電腦“屏”上談兵
就像你以為的詩和遠方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地現牛羊....
BUT事實上
風,夾雜著延綿悠長的大便味兒
草,隱藏著一坨坨牛屎羊屎地雷
屎,上方飛舞著成群結隊的蒼蠅.....
不好意思,玷污了各位的詩和遠方
所以,有時候,不深入實踐
你都不知道所謂的設計真實面目有多失敗。
01
倫敦Eastcheap區,是一棟37層的摩天大樓。因為“長”得像個對講機,就被大家戲稱為“walkie talkie tower”(對講機大廈)。BUT,事實上它也是相當失敗的建筑。

這座大廈的外形是彎曲的,加上外面全是玻璃……熟悉光學知識都知道,這座大廈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凹面鏡,它成功地把太陽光聚焦到了附近某條街上,給人民群眾帶去了光和熱。因為日照位置的原因,每天大約有2個小時時間會聚集變成這樣的“死光”(致命光束),晴天時照射區域溫度可達70攝氏度,即使在陰天也能達到50-60度。所以設計切莫紙上談兵,不然就是花大價錢買天大的笑話了。
02
無獨有偶,這款不銹鋼小品雕塑亦是如此。太陽照耀下,雕塑倒是很耀眼,但是周圍的草皮被燒死了一大片.....于是乎,機智的物業用卵石鋪成了一條魚。并且隨著每日光的變化,周圍草皮幾乎全軍覆沒。

03
這是個很小的CASE。此處車流密集,行人不多,因此沿街需要考慮利用植物的屏蔽;貎炔勘粌蓷l地下車庫車道分割,所以造型上需要相應的消解其帶來的影響。而巨大的停車庫排風井也需要做相應的處理。方案如下:

然而,方案很豐滿,現實很骨干,當你真正踏上這片自己設計的一畝三分地時,真的是炸毛,炸毛,炸毛!

這是施工現場,石材的顏色實在是....oh,NO。而且那種花壇的砌法實在是很黃很暴力...

慘不忍睹的亭子啊,畫施工圖的哥們以方案中的亭子做不出來為由,很開心的把設計改了,并且對俺說:我畫的亭子可比你好看多了吧。暈~

原來的設計打算利用場地天然的10%高差做一點小趣味,預想的高差帶來的圍合也完全沒有體現。仔細看完現場后發現,施工單位為了多要工程款做了過量的場地平整。而且偷工減料的把應達到的墻體高度降低了。
經驗教訓:
1、不會畫施工圖實在是太致命了,做那個亭子的時候一開始就該把節點想清楚,這樣也就不會給后續接手的人留下偷懶修改的口實。
2、你不去現場,就沒人會去。從方案完成后就一次都沒去過現場,有問題也都是畫施工圖的人去現場處理,但執行設計意圖最堅決的毫無疑問應該是方案者本人,自己不去現場解決問題,問題當然不會自裁。
3、如何搞定甲方(投資)和施工方(認真施工),這是個問題,目前還沒找到辦法解決。
04
植物栽植過深,連雨天植物容易被泡死。

順便簡單說下植物種植的栽植技巧:
1、樹池的處理方法:把樹池中的土提高30公分,形成一個弓形,土看上去要飽滿,樹根部留出小水盆的位置,其余部分栽花,整個樹池的栽植效果就出來了。

2、胸徑20到30的大樹移植,把樹與土坨直接放到裸露的地面上,然后上圖,放支架。比挖坑栽大樹的成活率要高些,移植上后,一定要澆透三遍定根水。之后可以少澆水,但要勤在葉子及干部噴水,一天三次。

3、栽植大樹時,土坨與地面大概保持平,然后做水盆,澆透定根水后上面附上5cm的種植土,大樹為保存活,一定要淺栽植。

05
地形變化得比較大,導致斜坡過于陡,下大雨時雨水夾雜著泥沙沖到園路上,嚴重影響美觀效果,給以后物業清潔帶來麻煩,也留下給業主投訴的隱患。

原因分析:靠近園路邊的坡度過于陡,綠化做地形的時候沒有很好放坡,導致斜坡的雨水帶著泥沙沖到園路上。
解決措施:地形需要重新處理,增加排水井。
經驗或教訓:審圖時不細致,現場施工時也沒有及時發現問題。
很多設計師沒有現場的經驗,對一些細節很少關心,導致到園林基本功能的缺失,使到園林效果打了折扣。案例中植物設計師可能考慮到用植物護坡的,但由于坡度還是太陡,不要說剛種上去的植物護坡能力差,就算生長了一年的植物,也不能完全起到護坡的作用,前幾天下雨后去看了這里的園路,還是有不少泥沙沖積在路上。
06
主入口兩邊各一株油棕死掉了,現場其他油棕效果也不是很好,時間過去半年了,長勢也不是很好,影響景觀效果。

原因分析:對植物的生長習性不是很了解,加上現場建筑施工的影響,油棕長勢不佳。
解決措施:死掉的油棕要換掉,生長不佳的油棕要加強護理。
經驗或教訓:建議以后樹齡比較大的油棕盡量少用,改用海棗和大王椰。
油棕是屬于適合海南生長的植物,種在北珠三角并不適合,兩年后都會慢慢死掉的,建議少用。但是深圳珠海等南珠三角地方種植還是可以的。
07
人行道上的復合材來的裝飾井蓋容易變形(詞條“變形”由行業大百科提供),造成很大的縫隙,影響路面效果。

原因分析:可能是復合材料的強度不夠或者是產品質量不過關。
解決措施:產品質量不過關的要換掉,在以后的施工中不再使用類似的復合材料的井蓋,改用鍍鋅或鑄鐵或者質量更好的井蓋。
經驗或教訓:要加強對新材料的特性的了解。
08
道路錯位位置在銷售路線上,人流不順暢。

原因分析:設計時過分追求形式和線條穿插的效果,忽略了住戶通行的方便。
解決措施:在錯位的地方加大成一個廣場,使得一二期的道路在這里有個銜接轉換的空間。
解決問題后的現場1

經驗或教訓:設計應該以人為本,考慮到住戶的方便,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再追求形式的東西。
09
鋁條在工廠的扭距沒有控制好,每段都是隨機扭的,沒有序列感。一個經驗就是:扭得密度(詞條“密度”由行業大百科提供)越大越不容易看出錯縫。建議工廠2.5m一段,現場切割。

10
道路與草地的銜接處,應去掉硬質鋪裝與草地中間的水泥斜坡。因為在天熱的情況下水泥過熱,容易燒死銜接處的草坪。應貼磚到草地銜接的位置時,可以垂直抹水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