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國
鋁業之后,昨天又有一家
上市公司金馬集團也宣布削減其
電解鋁產能。
金馬集團公告稱,公司10月23日接到子公司——眉山啟明星鋁業有限公司相關報告:由于電解鋁需求減弱,價格不斷下跌,計劃從23日起陸續停產84臺
電解槽,占該公司總產能的50%。就在前一天,中國鋁業也發布公告宣布,由于目前電解鋁價格急速下跌,同時鋁需求減弱,公司計劃在成本較高的企業中減少產量。為此,公司從即日起對山東、河南、遼寧、
內蒙古等地的企業限產或部分停產,減少電解鋁產能約72萬噸/年(約占公司總產能的18%)。未來可能根據市場及公司運營情況進一步減產。
行業分析師表示,隨著鋁價下跌,鋁業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已進一步惡化,大多數鋁業公司存在虧損狀況。考慮到成本下降因素,國內典型的電解鋁廠每噸虧損超過2000元。中國鋁業已經預告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將同比下降50%以上,進入十月情況仍沒有好轉。出于生產經營虧損的壓力,以及對未來行業前景的悲觀預期,相關電解鋁生產企業不得不減產,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也希望以此來穩定目前國內鋁價以減少虧損。在未來國內鋁消費市場邁入成熟階段以后,國內鋁廠將會更加頻繁地通過產能調整來應對產業經濟周期。
據分析,目前2200美元/噸的價格意味著全球93%的原鋁產能面臨虧損,預計未來數月將有更多的鋁
冶煉產能面臨減產甚至停產。光大證券分析師王峰認為,考慮到此次中鋁減產數量,自9月份以來國內累計減產產能近200萬噸/年,約占當前國內產能的12%,其開工率與銅、鉛鋅等行業相比仍舊較高。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整體回落的背景下,鋁廠減產不會改變行業走弱的趨勢。自2008年7月份以來,國內的鋁、鉛鋅、稀土等行業先后出現了“聯合減產”現象,但并沒有改變
金屬價格下跌的命運。只有行業整體虧損、信心完全喪失的條件下,“聯合減產”才會真正有效。在
有色金屬行業中,鋁是虧損最嚴重的細分行業,但是未來進一步惡化空間較有限,維持行業“中性”評級。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