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強的職業(yè)成長經歷在白云極具代表性。自1998年來到白云,他在白云呆了12個年頭了。從普通辦事人員做起,到后來的行政部經理,再到現在這個位置,在外人看來,他的職業(yè)成長軌跡可以用一條不斷上升的直線來表示。而當我們仔細去看,又可以看到他在每一個成長階段都表現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特性。他把成長的過程當成一個學習的過程、奉獻的過程和實現自己的夢想的過程。
曾強這樣總結自己在白云的職業(yè)生涯:“從20多歲到白云一直做到現在,我把青春留在了白云,而白云給了我實現夢想的空間”。
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我來到白云工作壓力大了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多了很多,但同時從中學到的東西也多了很多。剛來時,我只負責一些法律事務,后來負責人力資源,到現在負責整個企業(yè)的運營管理,以及現在同時負責工業(yè)膠的生產、銷售;從參與公司的高層決策,到自己帶團隊執(zhí)行。我把這當成一個學習的過程和成長的過程。白云化工不斷給我鍛煉的機會,而我只能以不斷學習和回報來打造自己的成長之路。我的運氣比較好,剛進白云化工時,公司正好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通道上,讓我有了同公司一起快速成長的機會。
作為主要參與者,我見證了公司2003年從國有企業(yè)到民營企業(yè)的體制改革,見證了2005年公司新廠的建設和舊廠房的搬遷,見證了一個個新項目的規(guī)劃和開拓,當然也經歷了公司發(fā)展過程中的困難和阻力。這些經歷培養(yǎng)了我做事的毅力,教我在認清方向后持之以恒,對我個人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財富。
職業(yè)心得:心態(tài)與角色定位+學習與執(zhí)行能力
對于個人成長的經驗,我認為職業(yè)心態(tài)是第一位的。我要求自己和員工要保持這樣的一個心態(tài):白云化工不但為我們提供了不錯的薪酬待遇,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能力和個人發(fā)展的空間。
來到白云化工,我的職責心態(tài)一直擺得很正,從來沒有去強求一定要得到什么。只要把自己的事干好,只要機遇來了,一定可以得到領導的賞識;只要有能力就一定能夠得到提升。我的職位升遷一直是“被動式的”,從來不去強求什么,有時“不爭即是爭”。
第二個是角色定位很重要。就是你在什么職位上,就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直以來我的角色定位還是比較準的。我做科員文員,那我就好好做好科員的事;那你讓我做管理人員,那我也同樣會盡心盡力去做好它。
但是,給我機會去做我又做不好,那就是能力問題了。我覺得一個人能否做好工作的能力,主要做好兩點就不錯了。一是個人的學習能力,二是比較強的執(zhí)行力。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當然是要靠學習了。學習方式無外乎在工作、實踐中學習和到學校去學習這兩條路。在工作之余,我參加了中大的MBA,我現在還是在讀華工EMBA。我們在工作中會發(fā)現很多問題,然后通過在學校學習,把這些問題結合起來,自己的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還有一點我覺得自己的執(zhí)行力比較強。比如李總有個提議,大家可能有爭議,有的人會停留在單純的爭議當中。但是我的心態(tài)就是:我是執(zhí)行層的時候,我有建議的權利,但只要你決定的事情,我肯定去執(zhí)行。執(zhí)行過程中有什么問題我也會給你反饋。比如我們跟中大合作建MBA學習班,當時很多人覺得沒必要,而且還要自己出錢,大家就有想法。李總把這任務交給我,后來我們執(zhí)行下來效果也很好啊。
當然,執(zhí)行時也要善于思考。因為領導的很多建議、想法不可能具體到執(zhí)行細節(jié)。那我們就要從自己專業(yè)的角度或者掌握的資源、知識的角度去思考和提建議。作為管理高層,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并把這些想法統一到公司的方向、決策當中,這樣執(zhí)行起來往往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效果。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