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編輯部整理發布:
近日,湖南省長沙市召開“全市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和新安全生產法貫徹工作”會議。長沙市住建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席超波出席會議并講話;市住建委副主任周飛在會上宣讀了《長沙市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實施方案》,并就打擊違法分包轉包掛靠等行為進行工作部署;市安監局副局長劉金澤宣講了新安全生產法。
長沙市住建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席超波強調,在今后的工作中,長沙市將高度重視工程安全質量工作。首先是嚴守安全生產底線。2008年以來,長沙市建筑領域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2011 2013年連續三年安全生產指標考核均達到目標要求。隨著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新的安全問題還會出現,因此無論是企業還是監管部門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都應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清醒認識,更要有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的責任意識。其次是努力抓好工程質量。抓工程質量是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永恒的主題。從9月4日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開始,住建部、省住建廳層層落實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要求,要求一定要形成合力、集中解決問題、形成機制、長抓不懈,從11月開始,住建部開始到各省飛行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在城鎮化推進中抓好工程質量,改善居民生活條件,這是符合國情和順應民意的工作部署,長沙市住建委一定要堅決落實,一抓到底。
近年來,長沙市年均竣工驗收備案的房屋面積持續穩定在3000萬平方米,市政工程投資68億元,建筑體量占到了全省半壁江山。在滿足數量需求的同時,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五方責任主體的質量意識和精品意識還有待加強,不能盲目追求投資效益,重視進度、忽視質量,出現粗制濫造的建筑產品。
席超波說,新安全生產法和住建部出臺的《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建筑施工項目經理質量安全責任十項規定試行》等文件非常明確地強化和落實了生產經營單位和責任人的主體責任。只有企業認真履行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才能建立起安全生產的保障和質量控制體系。企業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實施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承諾和竣工后永久性標牌制度。二是建立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信息檔案,竣工驗收后移交城建檔案管理部門統一管理保存。三是嚴格落實施工項目經理責任,對項目經理實行記分管理。
席超波要求全市扎實開展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要在全市所有新建住宅工程特別是保障性安居工程認真開展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活動。通過三年的努力,新建住宅工程質量常見問題預防和治理覆蓋率要達到100%。要加強勞務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培養高素質的建筑產業工人隊伍。
此外,長沙市將加快推進建筑市場誠信體系數據庫的建設,今年全面啟動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監理、檢測、造價、招標代理、物業管理、房屋評估企業誠信體系,2015年下半年基本完成。
長沙市還將實行不同投資主體的分類監管。創新非國有投資項目監管方式,創新監督方式;強化國有投資項目監管。主要是在招投標、防止低中高結和加強全過程造價監管方面保證國有資金投資效益;切實推進商品砼專項整治工作。
席超波說,隨著政府職能轉變,長沙市住建委今后的安全質量工作重點是重在預防,加強事中和事后監管,切實加強對違法行為的追究。
長沙市住建委副主任周飛在會上強調,要嚴厲打擊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行為。切實提高認識,廣泛宣傳發動。建筑市場上的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和資質掛靠等違法行為是多年的頑疾,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給工程質量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從全國、全省和全市歷年來的質量安全事故來看,相當部分工程都存在轉包、違法分包和掛靠等違法行為。慘痛的教訓和事實表明嚴厲打擊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和掛靠等違法行為,保障工程質量安全已經刻不容緩。
周飛說,為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各單位要成立嚴厲打擊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行為專門工作機構,明確專人負責,盡量固定專職工作人員。長沙市嚴厲打擊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行為工作,將按照“全面排查、分步實施、重點整治”的原則,分階段實施。住建部將組織至少4次檢查(每半年一次),省住建廳也將組織4次檢查(每半年一次),長沙市住建委將按每4個月1次,組織6次全市大檢查。
周飛透露,長沙市的打擊治理工作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從2014年9月至10月,為自查自糾階段。由有在建項目的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對照住建部制定“認定辦法”列出的31種情形,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并于2014年10月25日前將自查和整改情況報市住建委。第二階段從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為實施檢查階段。
周飛說,要突出重點,聯動執法。將把以下5個方面作為檢查的重點:一是保障房項目、棚戶區改造項目,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二是群眾舉報的項目;三是排查中發現存在問題的企業,在本地承建的其他項目;四是產生結算糾紛的項目;五是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項目。對排查中發現存在問題的項目,要跟蹤檢查,督促企業整改到位,并防止新的問題出現。同時,要依法對相關單位進行嚴肅處理。